最新消息

家庭政策(四)低出生率

寶島台灣近日出名的不再是珍珠奶茶和選舉激情,而是再創新低的嬰兒出生率,新生兒出生率已降至千分之九點零六,直迫「低出生率」首位的日本。在本港,低出生率和其帶來的長期影響則不用訴之數字,也已成為一般市民的常識和印象了。

 

特首曾蔭權於去年曾發表著名的「要生三個」名言,對一個擁抱「要生孩子、多生孩子、早生孩子」的古老家庭價值之生命勇士而言,自是對此番豪情壯語由衷感激、擊節讚賞;只是,天地良心,對一個夜夜加班、年年進修之“Seven-Eleven”(七至十一時)一族而言,又是否只是鏡花水月、曲高和寡?

政府,應以甚麼樣的家庭政策去培育一個「要生孩子、多生孩子、早生孩子」的社會?政府,應以甚麼樣的配套措施去孕育一個不會「不生孩子、少生孩子、遲生孩子」的社會?

我想參考外國的經驗,結合本地的情況,有些相關的政策和配套是政府可以加以考慮和深思的:

政府的財稅政策須對生養一定數量孩子有足夠之鼓勵。一本親子雜誌於本年一月至三月期間所作的調查顯示,若子女免稅額提升,近七成受訪父母表示會多生一名子女,在這七成受訪者當中,目前育有一名子女的佔七成二人。

本地的居住環境狹小乃至不佳,政府的房屋政策是否會配合編配面積和質量較佳的公共房屋予生育較多孩子的家庭?

.一般說來;養兒育女最沈重的支出可能是教育,鄰埠澳門已打算於近期實施包含幼稚園在內的「十五年免費教育」,本地政府是否亦應於教育開支上給予多生孩子的家庭教育經費上合理足夠的支援,如對「多生孩子家庭」的幼稚園經費上有足夠的支援?

今天香港人可能是工作上「過勞、過多加班,並過多進修」了,如何防止社會繼續成為一個「過勞社會」,好讓家庭有足夠養兒育女的空間,政府該制訂甚麼相關的政策?

今天大都市的低生育率有多少源自都市社會「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瀰漫氾濫?是以,對生兒育女這種須付責任的事情自然興趣缺缺,因此,政府是否宜在政策上多宣傳「責任家庭」的必需性和美好性?

「要生孩子、多生孩子、早生孩子」,可能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和靈丹,但它卻是老化社會的方向和續存,這,就看我們政府和社會有沒有那分智慧、魄力和勇氣了。